首页 > 財經    /    正文

金針集/中國AI應用增 激發經濟動能\大衛

  圖:中國AI應用普及化,助力新興產業快速崛起,例如工業機器人。

  今年首三季中國經濟增長5.2%,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加之下展現出強勁韌性。事實上,在人工智能(AI)競爭賽道上,中國正積極擴大應用場景,推動產業壯大發展,激發新增長動能。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訂單量急升,逐步成為具代表性的新興戰略產業,有望打造成經濟新增長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衝擊全球貿易及經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期今年世界經濟維持3.2%低速增長,而2026年有可能進一步減速至3.1%,可見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對世界經濟穩定性構成嚴重威脅。在不穩定、不確定的環球政經環境中,今年第三季中國經濟同比增長4.8%,雖然較次季的5.2%增速,放慢0.4個百分點,但表現仍較預期為佳,增長較2024年全年及去年同期分別加快0.2及0.4個百分點,延續良好經濟增長勢態,相信是與擴大內需消費及加力創新發展的政策舉措有效,能夠頂住外部下行壓力,令今年首三季中國經濟保持5.2%的中高速增長,有望實現全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

  加力創新發展 打造新增長點

  事實上,內地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達3000億元人民幣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舊換新,今年前三季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3.5%,比去年全年提升了9個百分點。同時,內地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前三季設備工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4%,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創新力度不斷加大,新興戰略產業迅速崛起。前三季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整體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35.9%及16.7%。值得留意的是,中國AI技術突飛猛進,推進與產業深度融合,湧現AI大模型、人形機器人、智能駕駛、腦機接口等創新技術成果,助力新興產業壯大發展,將不斷釋出新經濟增長動能,這是中國經濟保持長期向好的主要因由所在。

  美國狂燒錢 AI投資呈泡沫化

  正當市場憂慮美國AI投資泡沫化之際,環球資金仍然蜂擁流向中資科技股,反映投資者更加看好中國AI發展模式,持續押注中國成功搶佔AI高地,推動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通過AI技術應用,以轉化成為經濟新增長動能。

  相反,美國一味追求更強、更大的AI大模型,需要持續瘋狂燒錢,結果美國科技股之間要透過達成相互投資及持股的協議,例如英偉達(NVDA)、AMD(AMD)向大客戶OpenAI入股,變相資助客戶購買自身芯片產品,掀起美國AI泡沫論。事實上,美國OpenAI大模型研發成本呈現幾何級的跳升,ChatGPT-3用了5000萬美元,ChatGPT-4則花了5億美元,ChatGPT-5有可能高達50億美元,相信這情況難以持續下去。

  國產機器人崛起 產量訂單勁

  中國AI發展看重商業應用,具有可持續發展條件。正如阿里巴巴(09988)主席蔡崇信所言,AI競賽不在於誰打造出最強、最大的模型,而在於誰更快部署AI。換言之,應該注重AI普及使用,將AI技術商業化應用,助力產業發展。

  事實上,中國生成式AI用戶數量呈爆發式上升,截至2025年6月,生成式AI用戶規模達5.15億人,較2024年12月增長2.66億人,而且調查發現九成用戶都是首選國產大模型。因此,中國AI應用普及化,助力新興產業如工業機器人快速崛起。今年前三季中國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9.8%及16.3%。近月人形機器人股持續吸引資金吸納,其中優必選(09880)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年內已獲逾6.3億元訂單,刺激股價昨日大升約9%。

  中國AI技術普及應用至關重要,助力產業創新,催生更大增長動能,支持經濟保持長期向好不變。

最新文章

走勢強勁/港股後市樂觀 創新藥及科股看漲 金針集/中國AI應用增 激發經濟動能\大衛 指點金山/金價高位整固 待美通脹數據帶來指引\文 翼 券商分析/新業務增長料加快 友邦目標99元 樓語縱橫/新盤旺銷 去庫存提速\楊永健 捕風捉浪/黑期高水 恒指料重上二萬六 領頭羊選阿里 防守股薦中電信

Copyright © 2024-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富通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