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財經    /    正文

評經議濟/「十五五」民營經濟發展八大趨勢\連 平

  圖:「十五五」時期,民營企業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環境和新變化,以系統性變革響應高質量發展趨勢,從而實現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優化,中國民營經濟在各領域蓬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五五」期間,預計中國民營經濟將呈現一系列重大趨勢變化,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有望邁上新的台階。

  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經濟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一系列民營經濟制度和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將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展望未來,中國民營經濟將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呈現八個新趨勢。

  趨勢一:《民營經濟促進法》提振企業家信心

  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促進法》以系統性制度設計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這部法律首次將民營經濟定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並將「兩個毫不動搖」寫入總則,從根本上確立了民營經濟與其他所有制經濟平等的法律地位。這一突破性立法終結了民營企業長期存在的「身份焦慮」,進一步穩定了民營企業家預期,增強了其發展的信心。

  完善法律保障 增投資信心

  法律實施後,相關部門迅速牽頭制定七個方面53項配套政策,以更好發揮法治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中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未來隨着實施細則的持續細化和司法案例的不斷豐富,民營企業家將更深刻地感受到「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一理念,從而堅定發展信心,更有底氣加大長期投資、投身科技創新。當政策與市場主體雙向奔赴,當社會對民營經濟的價值共識不斷凝聚,企業家的信心必將轉化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趨勢二:民企面臨的行政壁壘將逐步消減

  長期以來,民營企業在市場准入、招投標、資質審批等領域面臨「玻璃門」「旋轉門」問題。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台標誌着中國對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從政策支持向法治保障的系統性升級,其核心突破在於通過市場准入標準化、競爭規則平等化、區域協作制度化,打造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的市場競爭環境,這對於民營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至關重要。

  未來,民營經濟面臨的行政和區域壁壘將逐步破除,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可以在更大範圍內自由流動,民營企業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環境將持續優化,越來越多具備實力的民營企業有望在上下游整合、產業集聚、區域協同發展等方面貢獻更大力量,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趨勢三:民企現代化治理體系將日趨完善

  民營經濟要實現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升」的轉型,必須突破傳統治理模式的瓶頸,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配的現代化企業治理體系。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落地實施為民營企業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升級管理模式等方面帶來全新發展契機。法律明確鼓勵有條件的民營經濟組織建立完善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動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構建權責明確、運轉協調的治理架構。

  一方面,民營企業自身將更加重視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機構的規範運作,同時通過引入外部獨立董事、專業顧問等方式,提升企業運行、決策、管理的科學性與透明度。另一方面,法律將持續引導企業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加強對管理層的監督和約束,形成有效的自我約束和全社會監督機制,更好保護消費者、投資者和企業員工等民營經濟參與者的合法權益,提升企業的市場形象和競爭力。

  趨勢四:民營經濟加快轉向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

  近年來,民營經濟面臨「內捲式」競爭的困局,而破解該問題的關鍵路徑就是要實現從低端競爭到高端製造的轉型升級。民營經濟在推動產業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轉型方面具備獨特優勢。

  民營企業通常能夠迅速響應市場變化,將新技術、新工藝快速納入生產過程。例如,在高端製造業領域,眾多民營企業突破了半導體、工業母機等關鍵領域;在數智化賦能方面,各類民營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加速普及,為眾多中小企業數智化改造降低了成本;在綠色技術領域,民營企業也為能源結構轉型、循環經濟體系完善、綠色金融發展貢獻了力量。

  可以預見,隨着「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生態構建」的良性循環發展,民營經濟將為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更加澎湃的發展動能。

  趨勢五: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

  當前中國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新舊動能轉換階段帶來的金融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促進法》的出台將進一步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困境。

  一方面,法律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平等對待民營企業,開發適配金融產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擴大民營企業直接融資規模,增強信貸供給、信貸周期與民營企業需求的適配性,進一步暢通股、債、貸三種融資渠道,為各類型民營企業提供「量增、面擴、價降」融資環境。

  另一方面,通過支持民營經濟組織通過多種方式盤活存量資產,提高再投資能力,提升資產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的內生動力,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吸引優質的金融資源。未來,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將更加多元,融資可得性得到改善,融資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趨勢六:民營企業人才隊伍質量持續提升

  民營企業「重物質資本,輕人力資本」的投資現象長期存在,制約了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大背景下,人才成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民營經濟促進法進一步賦予了民營企業與國企同等的人才政策、榮譽資質、發展機會,為民營企業實現「引才渠道拓寬、育才體系完善、留才環境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建全周期人才培養體系

  面對全球人才競爭,民營企業自身也將持續增加人才資源投入,優化人才激勵機制,建立全周期的人才培養體系,營造包容開放的用人環境,將人才視為企業的核心資產,構建適配企業戰略的人才生態。隨着人才政策的持續落地和企業人才資源的不斷投入,民營企業將逐步構建起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趨勢七:民企參與共建「一帶一路」迎重要機遇期

  儘管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構調整,但中國民營企業正以更加開放姿態加速融入世界經濟,成為重塑全球價值鏈的重要力量。「一帶一路」倡議既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空間,也給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台。民營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機遇期。

  從政策支持維度看,國家在資金融通、行政審批等方面積極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勵民營企業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從海外需求來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存在眾多尚待滿足的需求。無論是傳統產業領域,還是新興領域都蘊含着巨大的市場空間。

  可以預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望成為未來民營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核心增量市場。

  趨勢八:民企將打造更多世界級品牌

  在創新發展和品質提升的驅動下,民營企業正加速品牌國際化進程,包括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近年來,民營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在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服務創新上不斷發力。例如,新能源汽車領域,眾多民營車企通過技術突破實現產品性能飛躍,不僅在國內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更憑藉創新優勢打入國際市場,讓世界看到中國汽車品牌的崛起。又如,生物醫藥領域,百濟神州、百利天恆、舶望製藥等生物醫藥企業打響了「中國管線」的世界知名度。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國民營企業具備了打造世界級品牌的實力與機遇。未來將會有更多民營企業脫穎而出,以卓越的品質和創新的技術,在全球市場樹立起中國品牌的新形象,成為世界級品牌陣營中的重要力量。

  總體來看,「十五五」時期,民營企業需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環境和新變化,以系統性變革響應高質量發展趨勢,在法治保障中穩預期、創新突圍中謀轉型、治理升級中強動能,開放合作中拓空間,從根本上重構企業成長觀,由追求規模增長朝着實現全面提升的發展觀轉變,從而實現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

最新文章

金日點評/避險升溫 黃金短線上望4260美元\彭博 評經議濟/「十五五」民營經濟發展八大趨勢\連 平 新股焦點/宇樹科技完成IPO輔導 擬申A股上市 悠閒理財/票價客量俱升 內地航空股展升浪 明顯改善/南航上季膺賺錢王 客座率創新高 綠化充足/信達金尊府 打造中式園林 一步一景

Copyright © 2024-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富通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