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信心回暖 營商指數創今年新高
圖:陳冠霖(右)指出,中長期香港中小企營商信心趨向穩定。左為馮嘉寶。
【大公報訊】生產力促進局公布2025年第四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本季綜合營商指數升至44.5點,創今年最高水平,反映香港中小企對營商環境的信心顯著回暖。渣打大中華區經濟師陳冠霖表示,在調查期間,中美貿易談判持續進行,降低了局勢緊張情緒,但踏入10月,中美雙方就稀士及船舶事項再起爭議,反映貿易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並將繼續成為影響香港中小企信心的主要因素。
陳冠霖指出,中長期香港中小企營商信心趨向穩定,「招聘意向」及「投資意向」分項指數也有所上升,其中「投資意向」由2023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突破50點中性水平線。然而,根據香港中小企的回應,短期挑戰依然存在,「盈利表現」及「營業狀況」雖然按季回升,但仍維持在約40點的低位。與此同時,「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以及「運輸、倉庫及速遞服務業」在行業指數中排名較後。
五大分項指數全升
被問到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的衝擊,陳冠霖坦言,短期確實對中小企信心有影響,但中美雙方對關稅均採取審慎態度,只要保持溝通,達成協議後,對香港營商環境及中小企信心有正面作用。中長期而言,他表示,內地召開四中全會,料「十五五」規劃繼續支持創新及綠色發展,內地經濟穩定,加上特區政府政策支持,會繼續支持香港營商環境。
渣打中小企指數在上季跌至13季低位後,今季反彈至44.5點的年內新高。五大分項指數全線上揚,當中「環球經濟」終止連續三季下跌,今季大升12點至32.6點,重回近2024年第四季水平;「盈利表現」及「營業狀況」分別報39點及40.6點,各上升4.9點及4.0點。另外,「招聘意向」及「投資意向」均升2點,分別報50.7點及50.4點,重回50點中性水平線,顯示企業正為未來業務發展積極部署。
兩成中小企擬拓跨境業務
綜合營商行業指數方面,11個行業中,除「建造業」行業指數輕微回落外,其餘10個行業均錄得升幅。當中「地產業」、「金融及保險業」、「運輸、倉庫及速遞服務業」及「零售業」錄得較大的升幅。
此外,是次專題調查探討香港中小企對跨境業務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有兩成受訪香港中小企指有計劃在未來一年拓展業務至其他地區,當中57%傾向於拓展內地,或47%傾向亞洲地區。生產力促進局首席市場總監馮嘉寶指出,專題結果反映拓展跨境業務是許多香港中小企的發展方向,但他們在銷售渠道、平台營運及法規適應上面對挑戰。她表示,生產力局作為特區政府成立的「內地企業出海專班」的合作夥伴,會全力配合特區政府,為企業提供完整的支持生態,包括技術、場景測試到國際市場法規認證的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