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財經    /    正文

財經縱橫/新技術突破 中國資源供給多元化\凌 昆

  中國最近公布成功從內蒙古礦產中提煉出鈾元素,令中國核工業發展的資源基礎更有保障。中國過去鈾礦多在江西南嶺一帶,屬火成岩花崗岩礦床,新的生產卻來自砂岩,乃新礦種。這其實早被發現,但一直無法利用,被視為無經濟上的開採價值,最近才由新技術的突破而改變。此外,之前有報道指中國已可由海水中提取鈾,但能否商業化則未可知。一般來說,新技術要經過一段成熟化及優化過程。

  無論如何,以上事例顯示了一項資源經濟學的基本原則:可用資源有多少是隨着技術水平而定,並非一成不變。新礦種便令中國的鈾資源出現跳躍性增加。類似情況在中國不少,早年開拓了湖相而非海相沉積地域,便在內陸發現了多個油田。

  中國鐵砂不少但多為貧礦,隨着新技術開發,部分也能作經濟性開採。中國多個獨特礦種如釩鈦磁鐵礦及青藏高原鹽湖等,都因新技術的出現而得到開發。最近一個良佳事例是釷:這隨稀土開採而挖出的伴生礦一直堆置,但近年已可開發利用。辦法是研製全球首個商用釷反應堆。釷比鈾藏量更多且較易提煉,故使用成本更低。釷與鈾的核變路徑不同須有新技術,過去蘇聯等國曾研製試驗堆但都放棄了商業化開發。中國採取了第四代的溶鹽技術,並全球首次實現了在運作中增補核燃料,乃釷反應堆的一大優勢。中國釷資源豐富,到技術成熟時將可形成核電發展的鈾釷雙翼齊飛新格局,領先全球。新技術帶來新供給,可燃水是另一例,這本是固態天然氣,可作油氣替代或補充,資源藏量可觀,中國在陸上及海上均有開採試驗,且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商品化之路似仍待探索。

  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度

  新技術還可由提高現有資源利用的深度或強度來達至增加供給。可再生能源如風光水等古時已有應用,但利用度低,到現代才能大規模應用,近年在減排推動下利用強度大升。中國在這方面利用後發及規模優勢已居領先地位,在技術上亦多創新。其實可再生能源還有巨大的更深度利用潛力,需要開發更多利用形式及相應技術。例如風能的無移動部件體系、新型陣列及高空利用,各國都有不少新意,中國必須跟進。又如太陽塔的利用光能方式,中國企業已在中東有所建設,反而在國內未見。

  此外,有幾方面中國亦重視未夠,包括地熱、海洋水流及波浪潮汐、大型海上浮動再生能源體系等。這些項目均有很大潛力,且技術障礙不大,關鍵在推動技術集成及應用引導。對此當局宜檢視相關政策以增推動。無疑中國在以新技術擴大資源供給上已作出很大努力並取得重要成果,但仍須擴闊視野再上層樓。

最新文章

頭牌手記/減息周期未完 盯實高息實力股\沈 金 財經縱橫/新技術突破 中國資源供給多元化\凌 昆 財眼看房/刺激服務消費 拉動經濟與就業\夏 磊 加速推盤/啟德海灣原價加推102伙 入場費491萬 悠閒理財/國策支持創新藥研發 生科股前景俏 富足家庭教與練/年金產品多元化 構建穩健退休收入\林昶恆(Alvin)

Copyright © 2024-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富通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