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報告回應市民訴求發展所需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多名立法會議員稱讚今次施政報告涵蓋多個範疇,積極回應市民訴求和香港發展所需,體現了本屆政府秉持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並重的執政理念。
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陳祖恒認為,施政報告連續三年提及「香港時裝薈」,充分體現當局對紡織及時裝業界的重視。他期望透過聯乘巴黎及米蘭時裝周,令每年舉行的「時裝薈」更國際化和盛事化,更有力以紡織時裝帶動中外文化藝術中心發展,並以盛事帶動本港旅遊、餐飲、酒店、零售等周邊產業發展,並繼續加大支持香港時裝協會做好「時裝薈」的國際推廣和締結國際交往合作的工作,從而繼續支持政府及文創產業發展處把「時裝薈」辦大辦好。
助力經濟結構實現轉型
立法會議員、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譚岳衡表示,在提速建設北部都會區和支持發展創科金融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強化金融對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支撐力,助力香港經濟結構盡快實現轉型。建議繼續增加創科金融配套,擴大政府基金的規模、靈活性和產業聚焦屬性,鼓勵金融機構開發股債知識產權結合多元化投融資產品,在「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下,構建完整的創科產業全生命金融周期服務鏈。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林新強指出,今年施政報告首次明確指示律政司擔負起「專責推廣香港法律服務,協同其他專業服務」的工作,以及「研究是否需要對《仲裁條例》作出修訂,並提出多項有利香港法律界發展的政策,包括國際調解院和培訓國際法律人才、加大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推動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等。相信在特區政府的協助下,香港法律界將會迎來新發展機遇。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表示,今次施政報告內容着墨改善藥物研發與審批,尤其癌症及罕見疾病,是令人鼓舞及值得肯定的良政。她認為,醫管局成立「引進創新藥物及醫療器械辦公室」後,能以特快途徑按需求及藥物成效優先審批新藥,除有助提高議價能力,亦有助加快「1+」新藥審批機制及創新藥物引進流程,為病患者尤其是嚴重及罕見病人,帶來更快、更有效的治療選擇,達至「好藥港用」、「好藥平用」。
立法會議員陳沛良指出,施政報告關注基層養老,提出將於年底前推出試驗計劃,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安老院,提升生活質素。中產養老方面,樂見政府促進市場推出跨境養老保險產品,期望當局協助並推動有經濟能力且有退休計劃需求的中產人士,將部分養老安老服務交由大灣區的高端養老社區提供,為中產長者提供一個更具性價比且可持續的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