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首誕印度裔市長 馬姆達尼挑戰多
左圖:馬姆達尼4日贏得紐約市長選舉,向支持者發表勝選演講。右圖:馬姆達尼的支持者4日慶祝其贏得選舉。\路透社
34歲的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馬姆達尼4日贏得紐約市長選舉,成為紐約歷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也是首位印度裔市長。不過,他上台後將面臨多重考驗。與此同時,民主黨人還在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州長選舉中勝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回應稱,共和黨輸掉上述選舉的原因是「特朗普沒有出現在選票上」和「政府停擺」。有分析指出,4日舉行的雖然是地方選舉,但可被視作明年中期選舉的預熱,為衡量兩黨政治勢頭、動員能力和政策走向提供參考。
【大公報訊】根據美媒5日公布的紐約市長選舉計票結果,馬姆達尼以50.4%的得票率擊敗紐約州前州長科莫,成為紐約歷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也是首位印度裔市長。超過200萬選民參加投票,創1969年以來最高紀錄。馬姆達尼將於明年1月1日宣誓就職。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第一時間向他表示祝賀。美媒表示,馬姆達尼的勝選意味着美英兩國最大的城市均由「自由派穆斯林移民之子」領導。
馬姆達尼4日晚向支持者發表勝選演講,重申自己關於降低生活成本、改善民生的承諾,包括凍結房租、提供免費公共交通和託兒服務等。他還祝科莫「私生活一切順利」。科莫此前因陷入性醜聞而辭去紐約州州長職務。馬姆達尼隔空向特朗普喊話稱:「我知道你在看,我只想說四個字:調大音量。」他強調反對特朗普的打擊移民政策。特朗普很快在社交媒體回應說:「一切就此開始。」
馬姆達尼引華爾街不滿
BBC警告說,馬姆達尼面臨的真正考驗才剛剛開始。他提出的民生政策需要上百億美元資金,而資金審批權掌握在紐約州州長霍楚爾及州議員手中。
報道指出,同為民主黨人的霍楚爾已表態反對通過加稅為馬姆達尼的計劃提供資金。馬姆達尼向企業和富豪加稅的主張亦引起商界和華爾街反對,一些富豪甚至考慮撤出紐約。不過,《華爾街日報》透露,馬姆達尼計劃邀請紐約警察局局長蒂施留任,這讓一些商界人士感到鬆了一口氣。蒂施是資深公職人員,也是億萬富豪之女。
馬姆達尼還面對來自民主黨內部的質疑和來自共和黨的攻擊。他的主張與民主黨建制派格格不入,美國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至今仍未公開表態支持他。特朗普選前公開為科莫拉票,並威脅稱,如果馬姆達尼勝選,聯邦政府將大幅削減向紐約提供的資金。他還曾聲稱,如果馬姆達尼阻礙打擊非法移民行動,就將被逮捕。
加州通過重劃選區提案
4日,民主黨候選人謝里爾和斯潘伯格分別在新澤西州和弗吉尼亞州州長選舉中戰勝共和黨對手;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加州以壓倒性的優勢通過一項重劃選區提案,該州52個聯邦眾議員席位中,民主黨掌握的席位有望從43個增至48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傑弗里斯稱:「民主黨回來了。」特朗普則稱:「根據民調機構說法,共和黨人今晚輸掉選舉的兩個原因是特朗普沒有出現在選票上,以及美國聯邦政府持續停擺。」但他並未說明該說法來自哪家民調機構。
紐約、新澤西和弗吉尼亞均為傳統上支持民主黨的地區。有分析指出,4日選舉的重要性不僅在於最終結果,更在於向選民傳遞信息。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的首輪關鍵地方選舉,民主黨人將其定位為對特朗普政府的公投,並在競選活動中猛烈抨擊特朗普的經濟和移民等政策。堪薩斯州州長、民主黨州長協會主席凱利表示,弗吉尼亞州州長選舉結果是「對特朗普製造的混亂局面的強烈否定」,也是對打算在中期選舉中繼續盲目附和其失敗經濟政策的共和黨政客的警示信號。
選舉結果還將影響民主黨未來路線。紐約州民主黨前執行主任斯米克萊說,馬姆達尼勝選表明民主黨需要改革,並且更徹底地擺脫建制派路線。但民主黨中間派智庫「第三路線」共同創辦人貝內特認為,謝里爾和斯潘伯格勝選更具長遠意義。她們均以較為溫和的形象示人。
(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