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世界人才排名 港居亞洲第一

昨日(9月9日),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公布《2025世界人才排名》,香港由去年第九躍居今年第四,是歷來最高排名,亦在亞洲高踞第一。特區政府表示,排名上升證明香港在教育、創新科技及引進人才方面的政策措施找對路向和收到成效。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排名上升充分證明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教育和培育人才的努力,在教育、創科及引進人才方面的政策措施收效;他更指,香港正迅速崛起成為國際創新及科技樞紐。

排名.jpg

 李家超:教育創科引才政策收效

 對於香港今年卓越表現,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表示,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中的3個人才競爭力因素均連續第二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至第二十,「就緒度」和「投資及發展」排名分別上升至第三和第十二。各項指標方面,香港的科學學科畢業生百分比繼續高踞全球第一,財務技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管理層薪酬和管理教育效能均位列全球第五。

指标.jpg

 上述排名證明,特區政府在教育、創新科技及引進人才方面的政策措施找對路向、收到成效。香港專上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和優秀的科研人才,是國際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匯聚地。特區政府致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持續堅定投資教育,支持院校不斷革新優化,發揮一流大學優勢,配合院校擴容提質,又推行獎學金計劃等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全方位吸引各地優秀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鞏固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配合教育強國戰略。

 發言人指出,特區政府深明人才的關鍵作用,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制訂政策推動育才、匯才、科技協同發展,同時推動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9月1日公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首度排名全球第一,足見粵港澳大灣區在創科方面獲得國際高度肯定,是全球各地創科人才開拓和發展事業的理想之地。

 發言人強調,特區政府會繼續對準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的人力需求,適時作出優化,加強培育本地相關人才,同時進一步提升人才庫的多元性及人才計劃的成效,為香港未來發展提供更強大的人才支撐。截至今年8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52萬宗申請,其中超過35萬宗獲批,同期經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抵港的人才超過23萬人。

 李家超當天出席一個論壇致辭時表示,香港今次不僅創下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歷史最佳排名,更在「科學領域畢業生」指標中位列全球第一,標誌着香港的學術實力獲得國際高度認可。而支撐這一優勢的是香港獨特的教育底蘊——作為全球唯一擁有5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他亦提及,國際管理發展學院今年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將香港全球競爭力排名升至第三位,這是香港連續第二年排名上升兩位,也是2019年以來首次重返全球前三。

李.jpg

 李家超指出,今次本港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世界人才排名》獲得歷來最高排名,並在亞太區位列第一,充分證明政府創科和人才政策收效。(政府新聞處圖片)

 陳國基:優化提升人才庫多元性

 擔任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主席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於社交平台撰文表示,委員會致力強化跨政策範疇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自成立以來持續與社會各界不同持份者緊密聯繫,凝聚智慧,加強合作,為全面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共謀良策。特區政府會進一步提升人才庫的多元性和人才計劃的成效,適時作出優化,同時加強培育和善用本地人才,建設國際教育樞紐。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社交媒體撰文稱,香港於排名中所有三個人才競爭力因素均連續第二年上升,足證本屆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的一系列「搶人才」措施方向正確、成效顯著。

人才.jpg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亦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投資教育,支持院校不斷革新優化,發揮一流大學優勢,並推行獎學金計劃等政策措施,全方位吸引各地優秀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鞏固香港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

【各界回應】各界喜見香港排名躍升

 香港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排名躍升五位,由去年的第九位升至今年的第四位,為本港歷來最高排名,並位居亞洲之首,本港各界對此感到欣喜。

 民建聯倡擴「高才通」院校範圍

 民建聯認為,此次排名躍升證明香港在國際人才競爭中優勢顯著,希望特區政府持續進行人力資源推算,制訂「未來人才需求清單」,着重吸引香港急需但本地短缺的人才。此外,亦建議政府擴大「高才通」院校範圍,吸引更多國際高端人才,同時優化人才來港後的配套服務。

 民建聯人才高地辦公室以「引才、留才、協作」為核心目標,致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人才樞紐。民建聯表示,將繼續支持政府對準香港「八大中心」戰略定位的人力需求,通過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及服務配套,鞏固自身國際人才樞紐的地位。

 應設專責小組招攬頂尖人才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認為,本港人才競爭力大大提升,有賴政府採取「開放、包容」的人才政策,高才通、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以及放寬大學非本地生限額等措施,都卓有成效。他建議,當局應成立一個專門招攬頂尖人才的專責小組,並邀請八大院校及重點實驗室的代表加入,讓大家有更多資源一起為香港「搶人才」。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水志偉亦指,政府應積極推動教育、科技與人才的協同發展,透過「留學香港」品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

最新文章

我國在全固態金屬鋰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我國「雙模AUV」成功開展北冰洋冰底環境觀測 科研團隊成功利用人工智能蛋白語言模型揭示生命演化奧秘 60秒!諾貝爾獎評委讓你聽懂:今年的物理學獎有多牛 「讓粒子顯形」 中國最前沿的硬核科技具象化了! 騰訊混元圖像3.0登全球盲測第一 已開放文生圖能力

Copyright © 2024-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富通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