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會    /    正文

愛國融入日常學與教 深港合作推紅色研學新路線

  左圖:環境及生態局與漁護署在多處抗戰遺址設立了紀念牌匾。右圖:設於西貢企嶺下西沙路的抗戰遺址紀念牌匾。

  【大公報訊】記者吳俊宏、江凌風報道:弘揚中華文化,厚植家國情懷。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會推廣內地的愛國主義教育設施,將其納入特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動更多學生和青年參訪。此外,政府會與愛國團體建立密切關係,凝聚力量,協同舉辦更多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推廣內地愛國主義教育設施

  李家超說,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特區政府舉辦一系列大型紀念活動,通過展覽、電影及圖書館活動等,讓市民深刻認識中國人民在爭取和平進程中所展現的團結和堅韌精神。

  他表示,會與深圳合作,推廣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歷史為主題的紅色體驗研學新路線,加深市民和旅客對香港抗戰歷史的認識;全面梳理及修繕保護各區的中共抗戰遺址,並融入體驗路線和教育活動。

  李家超說,特區政府會充分發揮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的角色,打造「中華文化節」和中國通史系列展覽成為品牌項目、推進設立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及中華文化體驗館,並會繼續推出聯繫社區的多元化活動,弘揚中華文化。

  李家超指出,教育局會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學與教,包括普及化「心繫家國」活動;持續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培訓計劃;設計建國歷史體驗行程;進行國民教育重點視學;配合更新的國家安全教育,持續為師生提供專業發展和活動;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定稿;以及優化高中中史和歷史科課程框架。

  在愛國主義教育支援方面,今年施政報告公布,將在現有基礎上優化高中中國歷史科和歷史科之課程框架,並於2027/28學年推行。消息人士指,教育局將基於現有框架更新,並成立教學小組,從課程、教與學、評估模式等方面,古今並重;並有意將中國歷史元素融入到世界歷史,方便學生認識世界歷史同時,亦了解中國當時正在發生的事件。

  新增10個「紅色資源」行程

  此外,由2025/26學年起,學生內地交流及考察活動的「紅色資源」行程數目將由提供不少於30個增長至不少於40個。新增的10個「紅色資源」行程為與建國歷史有關的紅色行程,例如到一些內地城市的博物館、紀念館學習,教育局將在2025/26學年內公布參考行程。政府表示將於2025/26學年公布《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定稿,強調以中華文化作為價值觀教育主軸供學校採用。發言人表示,《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內容多元化,涵蓋課堂內外。課程發展議會價值觀教育常務委員會於2021年制定《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是次公布之框架將以試行版為藍本更新。

最新文章

履行使命/各院校:繼續秉持追求卓越精神 棄置垃圾黑點遍全港(部分) 流感疫苗接種按年升9.4% 專家拆局/市場競爭激烈 課程良莠不齊 調查報道/記者直擊舊iPhone黑市交易 工廈囤百萬部二手機 拆機組裝「化妝」出售 專家之言/「安全刪除」資料 防私隱外洩

Copyright © 2024-2026 All Rights Reserved. 港富通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