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施政報告 安老篇/綜援長者獲資助入住粵安老院
圖:施政報告宣布推出11項措施,加強支援居家安老。/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面對人口老化,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施政報告宣布推出11項措施,加強支援居家安老,包括增設三間長者鄰舍中心、長者社區券與長者院舍券加碼。特區政府優化大灣區養老安排,今年底前推出試驗計劃,資助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安老院。
政府繼續精準扶貧,包括增設六個社區客廳,令社區客廳總數增至15個,預計可惠及約7000個劏房戶,服務超過140萬人次。\大公報記者 肖泓宇
李家超表示,新增的三間長者鄰舍中心,加強在地區為長者提供支援,料每年可服務約3000名長者。政府亦會以試行方式,將政府新建的福利項目設施出租,讓服務營辦機構有更大彈性提供不同資助模式的長者日間護理及支援服務。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會增加4000張,達至16000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增加1000張,達至總數7000張。
消息人士表示,新增的三個鄰舍中心選址在大埔西沙、安達臣、啟德,預計明年提供服務。而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將採用「公建民營」模式,由私營機構自負盈虧營運,目前已有兩個試點,分別位於將軍澳日出康城、啟德天璽.天,預計明年開始招標,相信「公建民營」模式可激活私營市場力量,帶來更多創新的長者服務。
廣東照顧計劃院舍增至24家
優化大灣區養老安排方面,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安老院,每名合資格長者每月可獲5000元資助,名額1000個。由10月起,參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內地安老院,將由15家增至24家,覆蓋城市新增珠海、惠州,令覆蓋城市增至八個。
特區政府今年底前推出為期兩年的試行安排,分擔參加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香港長者,在國家基本醫療保障政策下須自付的部分醫療開支。消息人士透露,計劃年底開始增加醫保額度,包括1萬元的門診額度及3萬元的住院額度,方便香港長者在內地養老。
就精準扶貧,政府將試行為離開綜援計劃並符合資格領取在職家庭津貼的住戶,提供有時限現金獎勵,鼓勵他們自力更生。另外,政府會推出共建關愛社會資助計劃,推動支援公益事業的家族辦公室提供資源,推行惠澤弱勢社群的項目,並在2026年年中發表《香港精準扶貧工作成果報告》。
團結基金:贊成鼓勵跨境養老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表示,贊成政府為長者探索更多跨境養老的選擇,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現時在深圳以外地區的院舍入住率偏低,截至2024年,廣州、佛山、中山和肇慶僅介乎3%至17%。他認為政府可因應長者的實際需求,將資源更多投放於院舍以外的選擇,實踐跨境居家安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