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調解院總部旁建國際法律事務大樓
圖:國際調解院總部旁將興建全新法律大樓。\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國際調解院總部設於香港,預期可於2026年年初或之前開幕。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會全力支持國際調解院的工作,加強推廣香港法律服務,深化調解文化,強化香港國際法律樞紐及「調解之都」地位。
作為香港國際法律樞紐地標
律政司已着手籌備在國際調解院總部旁,興建一座全新的香港國際法律事務大樓,作為香港國際法律樞紐的地標,匯聚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總部及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機構、國際法律會議設施、國際法律事務研究和仲裁、調解設施等。
李家超表示,國際調解院總部設於香港,反映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重視,以及國際社會對香港發展的信心,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定位。他亦指,政府會積極舉辦國際會議、專業培訓、實習計劃等,爭取本港青年和法律人才參與和服務國際調解院工作,為香港培育更多國際調解人才。
至於加強對外推廣香港法律服務方面,李家超提到,律政司副司長將專職推廣香港法律服務,協同其他專業服務,如會計、金融等領域,主動對接內地企業及整合專業服務提供者資訊等,從融資、稅務等方面,支援內地企業出海需要。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回應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指出,報告展現了香港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
他指,為推動調解文化及仲裁發展,律政司將落實強化規範香港調解專業的認證和紀律事宜制度的建議措施。另外,將在2026年或之前成立工作小組檢視《仲裁條例》,以確保香港仲裁的法律框架走在國際發展的最前線。
林定國說,將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協調相關政策局檢視更廣泛應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他亦提到,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法治建設和合作,將持續推動粵港澳三地訂立大灣區仲裁員名冊,並設立大灣區商事調解及仲裁平台。在宣傳及推廣方面,律政司會繼續推廣香港的法律服務,同時協同其他專業服務,主動對接內地企業及整合專業服務提供者資訊;並進一步擴展海外宣傳工作,率領由本地法律及爭議業界組成的宣講團出訪海外國家。他強調,律政司會全力推展各項舉措,積極為香港的長遠發展開拓新局面。






